瑟瑟的秋风与绵绵细雨相交织的9月4日,风雨里,大连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在紧张忙碌中有序开展,来自全市18家医疗机构2440名医护人员再一次身披星辰、风雨无阻,在各个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
他们风雨中的身影令人动容
早上4点,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的240位医护人员迎着小雨出发,奔赴甘井子区红旗街道、泡崖街道和革镇堡街道。

雨天为核酸采集带来不小的难度,各种临时搭建的雨棚成了临时核酸检测点。简易“天幕”、废旧铁楼梯下……只要能挡雨,医护们就马上开展工作。



在泡崖七区玉乐社区,医生徐青和护士丁浩早早赶到临时搭建的采样点,环境虽然艰苦,却让医护人员时刻感受到温暖。雨淅沥沥的下着,有的居民将雨伞向后倾斜,避开医护人员的头顶,尽量不让雨伞上的水滴落下来,有的居民干脆把伞放在地上,不顾雨水落在自己的头上。一声声谢谢,一句句辛苦了,还有那90度鞠躬的小娃娃……每一份感恩的心都化作股股热流,让医护人员在风雨中保持温度。

“冷雨热汗双重夹击,那感觉奇妙极了!”护士李林今天的任务是“扫楼”入户采样。防护服里是一身热汗,防护服外是湿冷的雨水,面屏上全是雨水和雾气,但这都不能影响他们专业、高效的采样工作。一上午,她已经记不清爬了多少级楼梯,但是却清楚记得采样的户数和管数。尽管辛苦,但乐观的李林却是依然是累并快乐着,“我们很多大主任和老护士长也都参加到核酸检测中了,和他们比,我们年轻,更应该承担更重的任务!”李林微笑着说。
风雨中进行核酸检测
社区准备工作充足
早上8点多,雨量明显加大,在中山区海昌欣城核酸采样点现场,居民撑起了各色雨伞,队伍井然有序,尽管雨水较大,排队的居民依旧能保持一米线距离,居民轮换做核酸,安静且有序。

社区志愿者李鹏介绍,今天早上6点多,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很快就开启了紧张的准备工作,社区昨晚专门准备了帐篷,以备不时之需。“早上6点到9点,雨特别大,路面不时会有积水,我们志愿者一边清理,一边维持秩序,居民们纷纷撑着伞前来采样,积极配合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也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李鹏说道。


居民于先生感叹:“社区安排的很有条理,每天我们是一栋楼一栋楼通知大家可以做核酸了,然后我们就有序下楼,排队时候也有志愿者指挥,也给上网课的孩子安排绿色通道,大家都非常配合。”
“大白”走屯入户日行万步
“老人家,稍微把头往后仰,张大嘴巴,很快就好。”拆开棉签、弯下身子、完成采样……动作极其娴熟。

天刚蒙蒙亮,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瓦窝卫生院的8名医护人员就已经奔赴各个村屯进行核酸采样。雨一直下,经历多轮采样,线路她们很熟悉,但是大雨依旧带来不少麻烦。村民住的很分散,最远的要开车七八公里,还要步行一段长长的村路方可抵达。
她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踏过泥泞的村路,互相搀扶着,溅起的泥浆斑斑点点地落在衣裤上,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院子,扫码、核对、采集……采样工作在风雨中有序进行。
村民看她们太辛苦,招呼她们歇一会,或者等雨小一些再走,但她们不为所动。7个村、4200多位村民,一天内要采样完成,确保核酸采样不落下一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停歇。
连续工作20个小时
她坐着睡着了

照片中的人是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护士宋加靖,8月31日晚11点,在隔离酒店和同事整理东西的时候,她直接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此时,她在隔离酒店进行登记信息、消杀、分配房间、核酸采样,已经持续工作20个小时。
宋加靖说:“这次疫情形势严峻,这里的隔离人员都是来自中山区高风险区域,我们的防控异常严格,从穿脱防护服到消杀,每一个步骤我们都格外小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出错,这种高压状态下我们都会失眠,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当时可能是太累了,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要不是同事拍下,我都不知道”。
目前,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已经派出35名医护人员昼夜坚守在隔离酒店,开展医疗保障工作。
在这场疫情中,有义无反顾的勇敢,有逆行而上的感动,也有众志成城的温暖,因为有爱,所以温暖,因为温暖,更有力量,我们坚信,众志成城,同心战“疫” 疫情终将被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