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日早晨,在甘井子站北部咽喉施工现场,忙碌的大型机械、身穿黄马甲奋力作业的线路工,构成了一幅火热壮观的施工画卷。

  在南甘线甘井子站道岔移设转线施工中,大连工务段组织大连、周水子、金州、金窑线路车间和重点维修车间的260多名干部职工集中参战,要在600分钟的“天窗”内,完成1号、3号、13号和19号两组道岔移设、拨移线路40米。

  针对此次施工作业地点多、影响范围广、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复杂的特点,大连工务段段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多次到现场进行前期调查,精心安排部署,提前研判施工难点和安全风险,周密制定施工和运输组织方案,合理安排人力、机具、车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拨开微微晨雾,伴随秋风瑟瑟,5时30分,全体参战干部职工提前到达施工作业地点,按照施工方案部署,作业组、安全组、技术组、运输组、后勤组,在甘井子站内完成人员、材料、机械集结,重温施工内容,研判安全风险,明确各自职责,为施工作业做着充分准备。

  6时00分,随着封锁命令下达,早已铆足劲的干部职工纷纷涌上线路,挥动着撬棍、螺栓扳手、铁锹等工具,在钢轨石砟间游走穿梭,清晨的铁道线瞬间萦绕起“叮叮当当”铁与石碰撞的声音。随着一个个螺栓被松开,一个个岔枕被拨出,一组组旧道岔被移位……在数百人的合力和机械的牵引下缓缓挪移到更换地点。完成一组道岔移位任务,职工们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处作业点。浑厚响亮的号子声、作业工具与钢轨扣件的摩擦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紧张而繁忙的景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做好本次施工后勤保障工作,该段工会组织成立了5个后勤保障领导小组,对各施工车间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交通工具等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为现场作业人员送水、送饭和西瓜,为南甘线大型转线施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结合当前大连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门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组织各车间逐人进行健康监测、严格执行扫码、测温等防控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秋风送爽时时觉,丹桂飘香处处闻。16时00分,经过干部职工连续10个小时的鏖战,圆满完成了南甘线道岔移设施工任务,为大连市梭鱼湾7号路铁路通道顺利开通作出贡献。

  (通讯员 何乃斌 杨旭 龙波)

  来源:大连工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