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碳强度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正在开展碳达峰评估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1月23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当天,市长陈吉宁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十四五”时期,北京生态文明要有明显提升,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北京示范。2021年的主要工作中也提到,北京要加强细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北京市正积极开展碳达峰评估和碳减排专项方案研究。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北京碳强度预计比2015年下降23%以上,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碳强度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开展碳减排专项行动,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目前按照国家部署,北京市正在积极开展碳达峰评估和立足于碳中和愿景下的碳减排专项方案研究工作。

  记者了解到,“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掉。

  “近年来,北京市全力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转型、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燃煤量大幅下降,为全市碳达峰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该负责人称。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北京市自2013年正式启动了碳市场工作,截至2020年底,纳入北京市试点碳市场管理的重点碳排放单位共843家,覆盖了电力、热力、航空等8个行业,参与履约的重点碳排放单位100%实现履约,全年试点碳市场配额成交470万吨,交易额2.45亿元。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碳交易市场总体供需平衡,成交价格保持了增长趋势,体现了碳配额资源的价值趋向,有力支撑了北京市“十三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实现。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