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浙江民告官案55460件 一把手应诉要考核

行政案件在全省分布并不均衡,温州、台州地区案件较多,占全省一审案件受案量的44%,嘉兴、衢州、舟山、湖州地区行政案件很少,总计才占10%。省高院行政庭庭长蒋中东说,这种不均衡,除了与不同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也与行政审判发展程度及当地老百姓对行政诉讼法的了解程度有关。
22年前,浙南小镇上的包郑照,起诉苍南县政府强制拆除房屋,成了全国“民告官”第一人。当时,如何让行政机关出庭,让老百姓在法庭上“讲理”,成为无比头疼的现实问题。
伴随《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如今法庭已成为“官民”互动的重要场所。昨天,省高院召开“纪念行政诉讼法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
1990年-2009年,全省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55460件,其中2009年受理4348件,居全国第7位,案件类型拓展至50多种,几乎覆盖了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和行政行为种类。
民告官,难吗?与官对簿公堂,难吗?
今年10月1日,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0周年纪念日。对于发轫最早的行政审判先行省份,浙江民告官案逐年攀升。
一把手有顾虑
怕当庭出洋相
告官不见官——《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前12年间,全省各级法院审理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比例不到1%。
2008年这一比例是7.8%,2009年超过10%。
“县政府都不愿来,我们只能说服他们,这么大的事不出庭不行,肯定还得来。”担任“民告官”第一案审判员的温州中院民庭法官叶右荣说。
2003年9月,温州市鹿城区法院首次提出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设想。随后,省高院开始倡导并推动这一制度。
截至目前,全省10个地级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国土资源厅、省工商局等省级机关均已出台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相关规定。
“然而,推行有困难。”省高院行政庭庭长蒋中东说,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对于出庭应诉,一直有顾虑,他们不知道自己出庭要做什么,心中没底,怕对案件情况不掌握,当庭出洋相;同时,他们往往精力上顾不上,面子上又拉不下。
蒋中东说,接下来,高院在帮助行政机关一把手打消这种顾虑的同时,还将努力促使“出庭应诉”纳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考核制度中。
省高院副院长高杰透露说,省政府也将对在省级层面出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链接“民告官”第一案一张旁听证被炒到100元
发生在温州苍南的首例民告官案件,包郑照告官没有赢,但他让人们认识到,民告官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1985年,苍南县农民包郑照因为自家房子被强拆,准备状告县政府。但当时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调解民事主体与行政部门关系的法律,包家为立案奔波了一年多,依然没有眉目。
直到1988年,案件受到浙江高院关注,指定温州中院受理此案,民告官第一案,才以这种特殊方式进入司法程序。
那年8月25日,苍南县电影院里,包家的官司按照《民事诉讼法》开庭审理,时任苍南县县长黄德余出庭应诉。
法院印发了1000张旁听证,依然是一证难求,精明的温州人甚至做起了生意,当时一张旁听证炒到100元。
官司虽以包家败诉告终,但其通过法律维权的“壮举”,代表了当时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苍南县县长亲自出庭应诉,亦宣告了政府从绝对的管理者到同时作为被监督对象的角色转换。
据都市快报 王华卫 孟焕良 郭婧
更多关于 浙江 的新闻
- ·浙江省长致信11名市长要求完成减排任务2010-09-27 10:40:55
- ·浙江多个著名景点商标遭抢注 28日将在南京拍卖2010-09-25 11:13:10
- ·浙江宁波将每年投入10亿打造智慧城市2010-09-21 14:09:34
- ·浙江:淘汰落后产能 上演“乾坤大挪移”2010-09-19 10:28:32
- ·浙江产业升级较慢已现制造动力衰竭的迹象2010-09-15 11:14:10
- ·“印象浙江”摄影图片展在维也纳揭幕2010-09-10 11:44:01
-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浙江成立“转型升级办公室”2010-09-08 10:10:14
- ·浙江省长吕祖善强调培育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09-08 10:01:29
- ·温州民企百强半数搞房地产 浙江经济过早衰退2010-09-03 12:04:46
- ·浙江义乌政府出资培训富二代 称关系城市经济2010-09-02 10:49:46
- ·浙江发布地质环境公报 沿海平原地面沉降减缓2010-08-31 11:12:28
- ·浙江反思“走偏的十年”2010-08-30 11: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