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兴和丰台土地推介之后,3月31日晚间,北京集中供地政策正式落地。首批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显示,一次性挂牌30宗地,共涉及北京市12个区,总用地面积约169公顷,建筑规模超过345万平方米,起拍价总额超过1035亿元。30宗地的保证金就达210亿元。

  其中,半数地块竞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面积。与些同时,首次引入了房屋销售价格引导机制,而且大部分都设置了投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环节。

  30宗地涉及12个区,“供地大户”朝阳推出10宗地

  这一次性挂牌30宗地共涉及12个区,位于中心城区项目15宗,建设用地面积约73公顷,占比约43%,其中朝阳区10宗,建设用地面积约41公顷;海淀区2宗,建设用地面积约11公顷;丰台区2宗,建设用地面积约17公顷;石景山区1宗,建设用地面积约4公顷。

  而位于多点及副中心地区项目11宗,建设用地面积约72公顷,占比约43%,其中大兴区3宗,建设用地面积约25公顷;副中心3宗,建设用地面积约27公顷;昌平区3宗,建设用地面积约12公顷;房山区1宗,建设用地面积约4公顷;亦庄经济开发区1宗,建设用地面积约4公顷。

  位于生态涵养区的项目共4宗,建设用地面积约24公顷,占比约14%,其中门头沟区1宗,建设用地面积约5公顷;怀柔区1宗,建设用地面积约11公顷;密云区1宗,建设用地面积约6公顷;延庆区1宗,建设用地面积约2公顷。

  根据公告显示,2021年,北京市将于3月、7月左右、11月左右分三批次发布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

  这一批次超过半数的土地都集中在五环到六环的区域,只有朝阳王四营三块地位于四环至五环之间。从区县分布来看,朝阳出让总建筑规模就近百万平方米,共有10块地,是此次出让土地的大户。

  半数竞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首次引入房屋销售价格引导机制

  从此次集中供应土地的出让方式来看,北京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倾斜。从本次集中供应的30地块中,有15宗项目,采用竞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面积交易方式,占比达到50%,分别位于朝阳、丰台、大兴、副中心、昌平、房山6个区。

  据悉,在今年土地供应计划中,明确租赁住房用地供应指标为300公顷,将其占住宅用地比重由2020年的13%提高到30%。

  此外,在户型限制要求方面,近三分之二的项目设置了套内“70/90”户型要求,兼顾刚需及改善型需求。有1宗共有产权房项目,位于房山区。9宗不限价纯商品房用地。

  值得关注的是,仅有1宗共有产权房项目,位于房山区。而位于朝阳、海淀、副中心区位条件较好的6宗项目,采取了竞报政府持有商品住宅产权份额的交易方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开发企业理性竞买,通过政府和个人共有产权的方式,有效减轻购房人负担,充分满足居民自住需求。

  此前,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相关区政府等单位,为了加强精准调控,建立了“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在土地出让环节着力加强综合施策,制定“政策工具箱”,结合拟出让宗地所在区域市场供求、功能定位等因素合理确定竞买条件和交易方式。

  为此,在本次集中供应的项目中大部分都设置了投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环节,通过设置地价上限、预留合理利润空间,引导开发企业主动提升住宅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供地首次引入了房屋销售价格引导机制,未来上市项目的房价作为重要政策工具之一,由过去预售环节引导前置到土地出让环节,由住建、规自部门、区政府组成联席会,共同研究每一地块房屋销售价格指导意见,并在公告期对外告知,开发企业在土地竞买环节将提交房屋销售的价格承诺,作为未来办理预售的前置条件。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