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7月23日电 (记者 刘相琳)第二届中国(重庆)夜间经济发展高峰论坛23日在重庆开幕。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夜间经济在疫情催化下加速融合发展,夜间经济由以往单一业态的消费模式,逐渐进阶为产业多元、场景融合模式,成为城市竞争“新赛道”。

 

  夜间经济是指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清晨6点所发生的各种商业活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发展传统的夜市,形式应更灵活,参与主体应更加广泛,行业、业态应更多,还应与城市文化气息紧密相连。让夜晚形成以消费性活动为主体的高峰,让白天形成以生产为主体的高峰,可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到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2020年,无论在业态上还是空间上,中国夜间经济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加强。夜间消费不再局限于餐饮、唱歌、电影等单一的消费形式,而是包括夜游、夜读、夜展等诸多业态。

  随着夜间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夜间消费市场持续扩大,正成为城市消费领域的“新蓝海”。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副主编、瞭望智库研究员陈浩杰说,受疫情影响,虽然部分消费被按下“暂停键”,但一些新型消费、线上消费、升级消费等,在疫情期间被催生。潮流夜市、文创集市、微演艺、行浸式夜游正成为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因子。

  以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榜首的重庆为例,重庆城市消费中有60%发生在夜间,大商场晚上6点到10点的销售额全天占比达60%左右,夜间经济在重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重庆通过持续开展“夜市文化节”,推出一批新兴夜市街区,挖掘了一批特色商家,发展了一批夜市经济新商标、新品牌。2020年,重庆将“夜市文化节”提档升级为“不夜重庆生活节”,积极培育夜间消费市场,加快搭建夜间消费平台,倾力打造“重庆味、国际范”的不夜城。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彭和良说,重庆鲜明的夜间消费集聚地特征,让重庆城市品牌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各省市区出台鼓励发展夜间经济相关政策逾100项,出台政策数量和出台主体远超2019年。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及科技公司广泛介入夜间经济,“互联网+”重塑了夜间经济格局,中国夜间经济创新融合正向纵深推进。

  陈浩杰认为,融合发展成为中国夜间经济创新发展的主基调,各地在助力夜间经济发展实践中,从场景到业态,从内容到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夜间经济发展的内涵。融合创造生产力,夜间经济产业规模越大的城市,其融合发展水平越高,这其中新旧融合是关键。夜间经济转向了下半场的生态性竞争,应把握数字手段迭代新玩法、新潮流及差异化产品,把流量变成留量。

  中国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二级巡视员张豫军在论坛上说,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消费重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这其中,夜间消费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推手。夜间消费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目标,促进夜间消费持续快速发展,不仅是促进消费品质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重要举措。中国将通过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的系列化特色模式,打造夜间消费新热点,为促进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形成国内强大市场,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