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贵州各地年味渐浓。在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农村消费市场较往年显得更加活跃,各类商品顺利到达村民手中,村里滞销的农特产品成了抢手的新鲜货,不少群众感叹今年不仅腰包鼓了起来,也买到了价格更优惠、品质更好的年货,而这得益于当地兴起的“乡村振兴服务站”。

  说起“乡村振兴服务站”,务川县茅天镇红心社区居民代英感触颇深。代英和她的老公是当地的果农,种植10多亩猕猴桃,多年来,他们常规的销售方法就是开电动三轮车串乡吆喝。“不仅劳累,在集中上市的两个多月里根本卖不完,价格最好也就5、6元每斤。”代英说,每年起码有一半的猕猴桃会烂在地里。

图为务川县茅天镇的“乡村振兴服务站”。新华社记者 刘智强 摄图为务川县茅天镇的“乡村振兴服务站”。新华社记者 刘智强 摄

  2022年,茅天镇建起了“乡村振兴服务站”,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助代英做产销对接。红心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杭告诉记者,“乡村振兴服务站”以不低于6元每斤的价格将猕猴桃全部收购,经包装,一部分卖到了县城,还有一部分放在“乡村振兴服务站”的超市销售,这让代英家的猕猴桃产业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

  务川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申艳说,“乡村振兴服务站”正在帮助不少过去滞销的农特产品走俏市场,比如务川县泥高镇半年时间就帮当地农户销售农产品3000多万元。在泥高镇“乡村振兴服务站”的超市里,有一个专门销售当地农特产品的货架,上面摆着野生天麻、干笋、泡葱等土特产。下午3点多,“乡村振兴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吴穷将从村里收来的180多个土鸡蛋拉到超市,当场就被抢购一空。

图为务川县泥高镇“乡村振兴服务站”超市里销售当地农特产品的货架。新华社记者 刘智强 摄图为务川县泥高镇“乡村振兴服务站”超市里销售当地农特产品的货架。新华社记者 刘智强 摄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超市的入口处有一个猪肉销售摊位。负责摊位的曾忠华告诉记者,猪都是从当地农户那里收购来的,基本一天就能卖掉一头猪。泥高村村民吴安忠今年就通过“乡村振兴服务站”卖掉了一头猪,他说:“470多斤的一头猪卖了6000多元,服务站按照总价2%的比例给予了补贴,还上门来拉,确实省了不少心。”

  事实上,这些镇上的“乡村振兴服务站”还发挥了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整合了物流,并将快递运送到各个村里的“乡村振兴服务点”。

  泥高镇泥高村的牛羊养殖大户李友昌说:“过去碍于山路不好走、成本高,快递只能到镇上的代收点,取个快递要跑一趟镇上很麻烦,因此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网购。自从村里有了‘乡村振兴服务点’,站点上的工作人员会将快递送到村里,我也开始网购了,2022年使用拼多多给牛羊添置了不少东西,有牛定位器、脖套、铃铛……”

  在茅天镇“乡村振兴服务站”的超市,记者看到这里的商品价格基本都低于其他超市的同款商品。茅天镇党委副书记谢磊鑫拿起一款抽纸说,这款抽纸的价格是25元,而在其他超市的价格是28元。“‘乡村振兴服务站’统筹对接商家,以更低的价格统一进货,也以最薄的利润销售给农户。”谢磊鑫说,“最近,我们根据当地过年习俗和农户的需求,统一购置一批年货,并运送到各村的‘乡村振兴服务点’进行销售。”

  泥高镇老鹰村党总支书记李国剑告诉记者,村里的干部会利用平时走村入户的机会,一方面会了解农户是否有农产品产销对接需求,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老年人或残疾群众,也会帮他们在服务点上代购一些生活必需品。“这让干群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李国剑感叹,“今年有更多农户在杀年猪时喊我去家里吃饭,这个春节,大家的心里都感觉暖暖的。”(记者刘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