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贵州日报》2024年4月24日《贵州日报》

  “组团式”医疗帮扶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健康保障的重要举措。2022年4月,国家启动“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

  作为贵州省省级龙头三甲医院之一,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下称“遵医附院”)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该院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作风过得硬、自我要求严的干部人才,组建专业对口、结构互补、协同高效的帮扶团队,分别到纳雍县人民医院、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和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以下分别简称“纳雍医院”“三都医院”和“关岭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并作为帮扶领队单位,奏响“组团式”帮扶“协作曲”。

  “‘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养一批人才’,这是开展‘组团式’帮扶的初衷,也是医疗帮扶的落脚点。”遵医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余昌胤说,为高效高位推动这一全新的对口支援工作,根据“受援医院所需、遵医附院所能”的原则,遵医附院尽锐出战,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提升县域医疗能力,不折不扣托起山乡“健康梦”。

挥好管理指挥棒 激活“一池春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遵医附院高度重视“组团式”帮扶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细化具体举措。在选人环节,特别精挑细选出3名兼具临床和管理经验的专家,担任为期两年的帮扶领队和县医院院长。另外在队伍组建上,以受方需求和薄弱点为导向,向每家县医院配备了5名精锐骨干组成帮扶队伍,并担任相应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进行为期一年的驻点帮扶。

  遵医附院与3家受援县医院签订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和分院授牌,县医院有关学科与遵医附院相应学科建立专科联盟,运用遵医附院的先进管理理念,进一步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同质化。重点推进“五大中心”和学科建设内涵发展,推广运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建立考核管理、绩效分配、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档案管理等诸多管理制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遵医附院选派的3位新任院长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动真碰硬破积弊,加速改革谋发展,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管理革新在受援县医院全面展开。

  关岭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40余项制度方案,将帮扶工作重点任务进行分解,逐项落实,并自行开发建成医院运营分析系统,优化医院考核指标体系。不定期召开“组团式”帮扶调度会和工作推进会,以“关医大讲堂”和院长行政查房为纽带,激发员工斗志,凝聚团队合力。

  纳雍医院则以三级综合医院创建为目标,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50余项,优化流程,监督实施。坚持收入分配向一线科室、关键岗位和业务骨干倾斜,为医务人员干事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创建了一套符合纳雍医院运行实际的管理体系,用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逐步提升医院管理能力。

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傅小云(左二)参加感染科晨交班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傅小云(左二)参加感染科晨交班

  “最好的管理就是当老师。好的管理者,必须当好老师,去教会同志们掌握怎么干事、怎么成事的本领。首先就是要明确干什么事,其次是怎么干,最后是怎么干好。”三都医院院长傅小云说,该院通过“抓党风转作风、抓医风转行风、抓质量转形象”创建“五好”医院的实施方案,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强化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意识,筑牢医院价值观,重振医院精气神。当前,医院医德医风、服务能力、服务意识均有了极大改观,投诉率明显降低,正朝“五好”医院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夯实医疗基本功 守护群众健康

  纳雍医院心血管内科为房颤患者首次成功施行了射频消融术,患者恢复正常心律。该科不断尝试新技术,取得一项项重大突破,提升了抢救县内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业务水平,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三都医院新生儿科成功用有创呼吸机救治了建院以来第1例肺部感染的新生儿,医护人员在实践中学习了新生儿呼吸机的运用、呼吸机参数设置、气道管理等知识。

  关岭医院外二科(骨科)成功实施医院首例肘关节镜手术,这是继膝关节微创关节镜手术之后实现的新突破,标志着该院关节镜下治疗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基层医疗服务是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让群众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就近就能看上病、看好病,这是很多基层群众最切实的希望。

纳雍县人民医院院长赵泽驹(中)在当地开展多例疑难手术纳雍县人民医院院长赵泽驹(中)在当地开展多例疑难手术

  “我们在帮扶中发现,许多医生的信心、底气不足,稍微严重一点的病就不敢看,药也不敢开。”纳雍医院院长赵泽驹说,受限于硬件缺失和自身水平,基层医生缺乏诊断依据,常常凭经验盲目诊断或只能转诊,患者体验感不好,医生经验也不足,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初,纳雍医院首台1.5T核磁共振仪器开机,填补了纳雍县医学影像中心的设备空白。此外,结束了病理和心电图无独立诊断的历史。

  正是得益于“组团式”帮扶,各个受援医院的“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加速推进,当前大多建设完成且通过验收。各医院还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新增或细分学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做大做强,拓宽医疗服务领域,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受援医院在“组团式”帮扶后,门诊量和住院量明显提升,共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200项,四级手术占比也明显提高。

  “输血”“造血”并重 壮大人才生力军

  医疗人才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硬件提升靠资金投入,可以立竿见影,但人才问题显然没那么简单。

  “如何让本地人才留得住,外地人才愿意来,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组团式’帮扶的要义之一。”关岭医院院长朱刚说:“有磨没人推是地方医院的窘境,除了基础设施与就医环境不利外,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福利待遇、晋升渠道、能力提升等方面倾斜不够,导致积极性不足。”

  遵医附院坚持“鱼”“渔”相授,聚焦卫生领域人才短板问题,注重“输血”“造血”并重,利用帮扶团队和“后援团”的资源优势,采取“团队带团队”“师带徒”“一对一”“1+N”等结对方式,加大本土医疗人才培养力度。

  在人才培养上,三都医院采取帮扶专家内部培养和大规模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培养方式。通过制定“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1名帮扶专家至少带3名医生为徒弟,一年帮扶结束后,必须教会一项以上的临床新技术。

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朱刚(中)到外二科开展行政查房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朱刚(中)到外二科开展行政查房

  关岭医院为了稳定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切实解决医院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人才短缺问题,拟定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方案,以及“组团式”帮扶跟学人员考核办法,通过“请下来,送上去”和“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充实壮大人才队伍。

  “老中青覆盖,人才不断层。”纳雍医院选拔了业务骨干60人,由帮扶专家和帮扶单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培训、操作培训、教学培训等方式进行培养,为医院建设一支高水平、成梯次、成建制、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骨干队伍奠定了基础。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余昌胤说,遵医附院承担着引领、辐射、带动和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能,在下一步“组团式”帮扶工作中,将选拔任用好帮扶干部队伍的交错式替换,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以点带面,错位发展,持续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整体提升县域医疗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亮点——

  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从“0”到“1”不断创新突破

  普外科第一例肾切除术、第一例甲状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骨科第一例脊柱外科手术;内科第一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感染的成功救治;急诊科第一例心肺复苏成功后转ICU治疗……

  这一例例从“0”到“1”的成功案例,串珠成链,不断提升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生的工作信心和临床救治水平。此外,该院发表了三都自治县医疗系统第1篇SCI论文,帮扶专家吕俊远博士在三都自治县的相关研究也让该院普外科医生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际医学期刊。

  值得一提的是,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急危重症整体救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已能常规开展除ECMO外的所有重症治疗技术。收治重症患者人数明显增加30%以上,县域重症救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帮扶专家到乡镇为群众义诊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帮扶专家到乡镇为群众义诊

  “技术能力提升和服务体验改善是临床质量提升的两个抓手。”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傅小云说,该院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制定临床医疗质量控制奖惩制度,要求临床科室每年必须开展1至2项新技术,该院在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为该院业务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帮扶期间,该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多项,共开展从无到有的临床技术项目80余项。2023年四级手术同比增长86.79%,神经内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新增营养科、肿瘤内科,2023年总院门诊人次较上年增加4万余人次。2023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调查(千县工程)总体指标达标大幅提升。

  纳雍县人民医院:从“老旧小”到三级综合蝶变

  2023年12月27日,纳雍县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揭牌。仅仅一年多时间,该院就实现了从“老旧小”到三级综合的美丽蝶变。

  时间回到2022年5月底,“组团式”帮扶专家队伍入驻纳雍县人民医院时,该院还在老城区的老院区,实可谓“老旧小”:建筑面积仅1.4万平方米,多科室拥挤在一个楼层,手术室为板房,完全不能满足一个二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而新城区的新院区建设多年尚未完善,不具备搬迁条件。

  搬还是不搬?何时能搬?这都是摆在新任院长赵泽驹面前的难题。

  “医院要发展,必须腾笼换鸟,涅槃重生。”最终,在纳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推动下,帮扶队伍与该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克服了装修、排水、排污、供电、供水、电梯、消防、急诊、ICU、产科病房和手术室等特殊困难,最终在完成评估、排查风险后实现医院整体搬迁。

纳雍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全景纳雍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全景

  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速推进

  “婆婆,躺好别乱动,一会儿就好了。”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卫生院的CT室内,医生正在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孙婆婆做检查。之后,医生为她开了药,并带她去新建成的省级示范中药馆体验了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以缓解疼痛。

  “这个‘大家伙’以前只在大医院看到过,没想到现在镇里也有了,太方便我们走不动的老年人了。”孙婆婆感叹道,现在镇卫生院条件变好了,花样变多了。

  当天,CT检查结果通过网络系统上传至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总院,医生在几分钟内就“接单”并给出诊断结果和治疗意见,极大提升了镇卫生院的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组团式’帮扶不仅帮了我们县医院,还带动全县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花江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汤雷蕾说,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分院,也是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花江镇县域医疗次中心于2023年建设完成并通过省级评审,软件和硬件均得到极大改善。

关岭自治县县域医疗次中心——花江镇卫生院提质升级关岭自治县县域医疗次中心——花江镇卫生院提质升级

  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朱刚说,近两年,总院协助完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工作资料归档,并完成省、市级评审工作。此外,还组织“组团式”帮扶专家不定期到乡镇(街道)开展义诊工作,深入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手术示教、培训讲座、指导查房等,不断提升医共体分院的管理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使各医共体成员单位门诊和住院患者人次大幅增长,转诊率明显下降。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